感染

南石頭事件:梁時暢

  • 分類文字
  • 來源沙東迅、譚元亨
  • 地點廣東(中國)
  • 致谢沙東迅、譚元亨

梁時暢 (72歲)——1950年代廣州造紙廠基建負責人

1953年開始在南石頭鄧崗(即現南箕路北段)進行職工住宅工程建設。在平整土地時需大量挖土、運土、填土。當地面有主及無主墳遷移完畢後,開始挖掘,發現南箕路兩側地方,不超過半米便有無棺木白骨,零亂與殘缺不全(間中有少數是帶有破爛棺板),成形的肋骨、顱骨很少數,碎骨為數較多。層層重疊,每層有黃土30厘米隔開,混有人骨的厚度有20至40厘米。

由地表面深至2米內,均見及,分佈不均勻、如圖所標。其數量之多、無法估計。査核屍骨相對集中的原因,應為此處是軟土較厚的山窩(其他則屬砂質硬士)。

由於已經辦妥了地面上的遷墳手續,對這種零碎不齊全的人體骨骼,施工民工為了不耽誤進度,只作原土處理,運往需要填土的地段,堆填了事。當時對這些枯骨,曾向老農民瞭解,是日軍侵佔廣州後,由附近的懲教場(按:當時稱難民收容所)扛來掩埋的。從懲教場扛埋在此地距離只300餘米(按:距離可能有偏差),認為是可信,且附近無其他山崗地。每批次死屍太多,可能來不及挖坑逐個掩埋,只在屍體上掩上薄土,年年複年年。[1]


[1]沙東迅,《侵華日軍在粵細菌戰和毒氣戰揭秘》,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5,75頁。